<%@ codePage="65001" %> 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

 

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[*]

印度胎相学说的分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

 

陈明

(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  副教授)

 

摘要:在印度古代医学体系中,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胎相观,即“生命吠陀”的主流是“十月成胎”,而佛教医学多坚持“七日一变”,但这两种理论之间又有联系。印度的“十月成胎”说,在中土的遗存主要体现于宋明传本《耆婆五脏论》之中。《耆婆五脏论》译成汉文以后,被附益了中医五脏理论。其妊娠学说内容赖《妇女大全良方》以及明代诸医书保存至今。印度的“七日一变”说,则被《简易方》、《普济方》、《医方类聚》、《证治准绳》等所引述。这些反映出印度的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对中医著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,另外在《洗冤集录》、《本际经》、《三元延寿参赞书》、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以及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等之中留下了痕迹,这说明中土民间对此也有所接受。但是从本质上讲,印度的这两种胎相观的影响并不深入,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医的主流胎相理论。

 

关键字:十月成胎;七日一变;胎相学说;中印医学交流史。

 

 

一、问题的提出

 

在中外医学关系史研究中,中印医学关系是一个常见的讨论主题。除关于眼科知识的影响问题外,海峡两岸的学者近年陆续涉及到胎相学说,主要的研究情况略举如下:

1994年,杜正胜在《从眉寿到长生 中国古代生命观的转变》一文的注释25中,提到了中印胎相学说的不同[[1]]。洪武娌在《藏医妊娠生理及胚胎学初探》一文中,讨论了藏医古文献中有关胚胎发育的内容[[2]]1995年,杜正胜在《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 并介绍“疾病、医疗与文化”研讨小组的成果》一文中,提出“印度医学最主要的胚胎观,七日为度,并未对中国医学理论或民间观念有所影响”的观点[[3]]。李勤璞在《藏医妊娠学说的来源》一文中,认定西藏的两种妊娠学说均来自印度 [[4]]1997年,李勤璞在《〈耆婆五藏论〉妊娠学说的源流》一文中,认为印度古典月系妊娠学说纳入汉医学,始自《耆婆五藏论》。其源头乃是印度《八分医方要集》或其祖本[[5]]1998年,他又在《〈耆婆五藏论〉研究 印中医学关系的一个考察》一文中,探讨了《耆婆五藏论》残存的十月住胎观的印度来源,以及在中医典籍中的记录[[6]]1998年,李经纬主编《中外医学交流史》一书中,简要涉及了《佛说胞胎经》中关于受胎与胚胎发育的内容 [[7]]1999年,蔡景峰、洪武娌《〈四部医典〉考源》一书中,将《四部医典》中有关胚胎学的内容作了文献学的比较研究[[8]]2000年,李建民《〈明译天文书〉的妊娠思想》一文中基本沿袭杜正胜之说[[9]]

印度医学最主要的胎相观到底是什麽?可分为哪几类?其对我国医学理论或民间观念究竟有无影响?其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?本文希望在已有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继续作些探讨,不妥之处,祈请方家教正。

 

二、印度的两种主要胎相观

 

印度古代医学体系主要由“生命吠陀”(Ayurveda)、佛教医学、南印度达罗毗荼“悉达” (Siddha)医学以及与穆斯林有关的尤那尼(Unani)医学等组成。印度的妊娠理论起源很早,可分为两大体系,简言之,即其一为“十月成胎”;其二为“七日一变”。管见所及,印度医史专着在讨论胎儿发育的过程时,大多只涉及前者。究其原因,乃是这些着作主要论述“生命吠陀”理论,而比较忽视佛教医学所致。

 

(一)、“十月成胎”:“生命吠陀”的胎相观

印度“生命吠陀”体系的《妙闻本集》、《遮罗迦本集》、《八支心要方本集》、《八支集要》和《迦叶本集》等医典,以及《夜婆迦法论》和《毗湿奴法论》等法论著作当中,均为“十月成胎”的妊娠思想,而与七日为度无关。不过,这些医典关于十月胎相并不完全一致,特别是关于内脏器官形成的月份有着不同的意见,这也反映了其妊娠理论有一个发展过程。

1:《遮罗迦本集》的成胎内容

《遮罗迦本集》分为8部、8支、120章。其中第4部“人体部”第4章,论述了胚胎发展过程的内容,如下:

他(灵魂)具有一切属性,以胚胎的形式出现。怀孕第一个月之时,其状如胶,这是由于五种要素(即五大)混合而成。此时,胎儿无固定的特殊形状,脏器虽已存在,但是仍隐其形而不见。……在第二个月,胚胎发育成小丸状、长条形或者肿瘤形(鞍部昙)。小丸状的,成男性;长条形的,成女性;而肿瘤形的则可成中性人。……在第三月时,所有的感觉器官(诸根)、诸肢节及其它器官,均已同时出现了。在第四个月,胚胎外形固定了。因此,孕妇此时体形明显过重。在第五个月,与其他几个月比较,胎儿的血肉增长较多。此时,孕妇显得羸瘦。在第六个月,胚胎在气力和色泽变化方面更加突出。因此,孕妇此时的力气及面色润泽也有相当损失。在第七个月,胚胎全面发育,此时,孕妇在各方面都显得虚弱。在第八个月,胎儿和母亲不时通过输送养料的管道交换元气(Ojas),因为此时胎儿仍很不成熟。此时,孕妇时而欢快,时而悲伤。胎儿也有类似情况。正因为如此,由于元气不稳定,胎儿在其后娩出会导致危险。照此看来,行家们认为八个月的新生儿是难预料的。〔在八月〕期满后的任意一天,从第九个月至第十月,是为分娩期。正常的分娩应在此时出现。如胎儿滞留在盆腔内,就是异常现象。 [[10]]

2:《妙闻本集》的成胎内容

《妙闻本集》是印度古代外科学名著,不仅详细记载了外科的许多手术方法,也保留了许多奠定后世医学基础的理论。《妙闻本集》中具体描述胎相的内容如下:

在怀孕的第一个月,胚胎只形成一种凝胶状的物质(羯剌蓝)。在第二个月,主要元素的分子受三液(即风痰胆)的作用而浓缩。外形像块状的胚胎,表明是男性。长条形的,则说明胎儿性别相反(为女性)。而肿瘤状的,预示胎儿无性别(即两性阴阳人)。在第三个月,五胞突起,即长出四肢和头部。次要的分支和身体器官只形成极小的乳突。在第四个月,所有的肢节和器官变得更加明显,由于心脏的形成,胎儿有了意识。因为心乃思之器官,心脏成形,胎儿被赋予了意识,(通过母体的要求)而表达自身对味、嗅等事物的愿望。这时候的母婴体称作‘双心人’,其愿望和要求如果得不到尊重和满足的话,将导致新生儿瘫痪、驼背、弯臂、跛足、侏儒、伤眼和瞎眼。因此,母婴体应该得到满足,确保生下强壮、精力旺盛和长寿的孩子。……在第五个月,胎儿被赋予了思想,从下意识的沈睡状态中苏醒。在第六个月,产生了认识(觉)。在第七个月,全体支分成长更明显。在第八个月,‘元气界’还不稳定。此期间(第八个月)的新生儿由于缺乏‘元气界’而产后死亡,这一情况常被归结于妖魔作怪。因此,(在孕期八月,为保孩子平安),要向精灵和邪魅提供肉祭品。分娩发生于孕期的九、十、十一或者十二月,另外,也会出现其他一些异常情况。

3:《八支集要方》的成胎内容

《八支集要方》与《八支心要方本集》均是婆跋吒的着作,时间约在7世纪中叶之前。《八支集要方》也是6部150章,其《人体部》第2章《胎儿的形成》之中,描述了胎儿的成长过程:

在怀孕的第一个月,将形成明胶状的物质(羯剌蓝)。在第二个月,形成小球状的圆块(鞍部昙),并分别出男、女及中性性别。在第三个月,胚胎长出五胞,即头部、两手、两脚。随着五胞的形成,除了出生之后才长的牙齿等之外,胚胎的其他肢节以及感觉器官也开始形成。逐渐地,胚胎外形固定。这是(胚胎发展的)正常方式;与此不同的,则不正常。……(三月)之后,胎儿的感觉更清晰,进而能运动,并且表达出五根的欲望。……成物质的胚胎之心是原始状态,通过传输血乳浆的动脉与母体心脏相连,因此,在母体与胚胎之间形成一个附件。从此时开始,母亲被称作‘双心人’,她有了两个心脏。其他专家认为‘双心’的日期是在前六周之后,至第五个月。……在第四个月,身体的主干部分显得更加清楚,胎儿也稳定了。在第五个月,思维很活跃,肌肉和血液增长。在第六个月,毛发生长,爪甲、骨、腱等成型,增强力量和滋润肤色。在第七个月,胎儿各部分发育具足。在第八个月,母子之间的元气(Ojas)通过运送糜乳的管道,互相之间频繁交流。所以,这一个月内,母亲时喜时忧,胎儿也是如此。由于元气的运动,胎儿分娩可能异常。在生产的过程中,由于元气缺乏或者向外泻出,胎位不正。胎儿只能靠元气短时间呼吸,而象在盆腔内常见那样死去。由于糜乳随着元气在母婴间移动,孕妇将感到筋疲力尽。有些学者说,(八个月内)新生儿的死亡是由于妖魔的影响。因此,为了防止分娩,孕妇应该每天沐浴,保持清洁,避免房事;在祭神时自我鼓励,并给神灵奉献肉、饭祭品。八个月具足之后的任意一天,直到一年,都是正常分娩期。超过一年,又是不正常的。 [[11]]

《八支心要方本集》遵循了《八支集要方》的结构,所描述的胎儿成长过程的内容与《八支集要方》差不多。

通过对以上几部医书相关内容的列举,可以看出在《遮罗迦本集》、《妙闻本集》和《八支集要方》等印度主流医学“生命吠陀”体系典籍中,妊娠学说的主流是“十月成胎”。

 

(二)、“七日一变”:佛教医学中的胎相观

印度佛教医学的基础理论,有学者总结为“四大增损学说”和“五大归纳法”。佛教医学认为,人在母胎中就已禀赋了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风)的所有业用,并且是由四大的增损变化发育而成的。李约瑟等指出,有关补特伽罗(pudgala)理论以及业报轮回与转生观念,导致印度佛教徒对胚胎学产生强烈的兴趣[[12]]。以七日为度的观点,在印度是佛教医学体系独有的妊娠学说,不过,佛教医学并不是只持此一说的。有关佛经中的胎儿理论,福永胜美《佛教医学事典》已作了比较详细的排列[[13]]。其中以周为单位的,38周说,见于《大宝积经》卷五五、卷五六、卷五七;《佛说胎胞经》、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》卷一一。42周说,则见于《解脱道论》卷七。对以周为单位的胎相观还可作如下分析。

1:“七日一变”详说系列

以七日为度的胎相观,在佛经中有详略之分。详说三十八周的胎儿变化的,主要见于安世高译《道地经》“五种成败章”、竺法护译《佛说胞胎经》和《修行道地经》卷一、菩提流志译《大宝积经》卷五十五“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第十三”、义净译《大宝积经》卷五十六“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”、义净译《根本说一切有部 奈耶杂事》卷十一等。其中,安世高译《道地经》最早。经过比较,这五部经又分为两大类:《道地经》与《修行道地经》为一类;《佛说胎胞经》与《佛为阿难说处胎会》、《佛说入胎藏会》为另一类。两者的主要差别是:后者引入了“风”的概念,并强调各种风是促使胎儿成长的驱动力。《道地经》一类早出,没有涉及到“风”。这说明佛教医学中“七日一变”的理论有着两个发展阶段,而有关“风”的说法应是晚出的。

2:“七日一变”略说系列

有关“七日一变”简略说明的,见于《六度集经》卷七、《解脱道论》卷七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二十三和卷二十四、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二,以及失译《分别功德论》和佛说五王经》等佛典中。

为什麽佛经的胎相观是“七日一变”?换言之,印度佛教以七日为周期的文化源头来自何处?对神秘数位“七”在上古文化中的涵义与源流,学界已多有所论。一般认为,圣数“七”的最古老源头存在于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之中,最古的史诗《吉尔伽美什》中就有用例。“七”在印度上古神话中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神秘数位,其例颇繁。叶舒宪、田大宪《中国古代神秘数位》中认为,“以‘七日’为一周的时间尺度是效法七方空间的有序生成而设定的。” [[14]]这给笔者提供了一定的啓发。《梨俱吠陀》中“有七匹马的”,指太阳,“七匹马”即象徵一周七日。印度天文中与“七”相关的词语最突出的还有七曜。印度医学关于人体的辞汇中,也有与“七”相关的:“七血”(指人体七个血红色的部位)、 “七界”(指构成人身物质的七种要素)。佛经中的“七日一变”亦是将“七日”作为一个回圈基数,与中阴转生的期限(“七七日”)和“七日造人”可能有些关联。

 

三、印度两种胎相观对中土的影响

 

中医的主流胎相理论自古多坚持十月胎象之说。现存最早的文本当属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《胎产书》。略谓:一月名曰留(流)刑。二月始膏。三月始脂。四月而水受(授)之,乃始成血。五月而火受(授)之,乃始成气。六月而金受(授)之,乃始成筋。七月而木受(授)之,乃始成骨。八月而土受(授)之,乃始成肤革。九月而石受(授)之,乃始成豪(毫)毛。十月气陈。[[15]]这是以五行(金木水火土)来说明胎象的做法。后世的《诸病源候论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医心方》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乃至清代《女科经纶》等均一脉相承。

与中医相比,印度胎相观丝毫没有涉及“五行”的理论。它主要分为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两说,其在中医典籍以及其他中土文献中留下了影响的痕迹,试分别讨论如下。

 

(一)、“十月成胎”说的影响

以往的研究在此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是《耆婆五脏论》算不算印度医着?它的妊娠观来自《八分心要方本集》还是别的印度医书?对中国究竟有无影响呢?

《耆婆五脏论》(一卷)的著录,见于《通志·艺文略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、《崇文总目》、《崇文总目辑释》、《国史经籍志》等。一般认为,《耆婆五脏论》现存两个残本。一为吐鲁番残本,一为宋明传本,后者辑录南宋陈自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(1237年)卷十和明代朝鲜金礼蒙等编《医方类聚》(1445年)卷四中的相关内容。

1:吐鲁番本《耆婆五脏论》:

该残片原编号为TIIY49,德国新疆吐鲁番考察队第二次在雅尔湖(即交河古城)所得,现藏德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,新编号为Ch.3725。残卷录文如下:

(前残)

1:分,右捣莭(筛)为散,一服方寸匕,□□[忌]

2:如药法。五梦(劳):肺劳则语声□涩;心劳

3:则腰疼痛。伤心即吐血;伤肾即尿血;

4:伤肥宍(肉)即白(百)骨疼,恶寒盗汁(汗);伤肠

5:即泄[痢];伤肺则语[声]不通。伤肝即

6:眼膜 (暗)。   焉(耆)婆五藏论一卷

黑田源次、罗福颐、马继兴、王淑民等学者对此先后作过研究。它以耆婆为名,从此残片的内容看来,它主要反映的是五脏与五行的思想。印度医学对身体的集合名称,以“五”为归纳的有“五大”(地火水风空)、“五根”(眼耳鼻舌身)等。而对内部脏腑器官并没有象“五脏”这样的集合名称,而是单个的称呼,如:心脏、肺、肝、脾、肾等。蔡景峰就据此认为,作为古印度医学谈及脏腑问题的专书,《耆婆五脏论》是受中医影响的印度医学著作[[16]]。笔者在《俄藏敦煌文书中的一组吐鲁番医学残卷》一文中指出,曾经检出《俄藏敦煌文献》所收的Дх09170等八件残片与《耆婆五藏论》和《诸医方髓》(Ch.3725v)是同一组文书,内容为中印医学知识的混合。此《耆婆五藏论》中加入了药方和《本草经》的一些内容[[17]]

2:宋明传本《耆婆五脏论》

南宋陈自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十“胎教门”之“妊娠总论第一”云:

夫妇人妊娠十月,其说见于古书有不同者多矣。……又《五藏论》有称《耆婆》者,论一月如珠露,二月如桃花,三月男女分,四月形象具,五月筋骨成,六月毛发生,七月游其魂,儿能动左手,八月游其魄,儿能动右手,九月三转身,十月受气足。更有称张仲景者亦然[[18]]

这段引文被认为是《耆婆五脏论》的佚文。

《医方类聚》卷四“五藏门”之“五藏论”,引“十月胎相”之文,并没有提及《耆婆五脏论》之名。引文为:

夫天地之精气,化万物之形。父之精气为魂,魂则黑;母之精气为魄,魄则白也。以分昼夜。一月怀其胎,如酪。二月成其果,而果李相似。三月有形象。四月男女分。五月筋骨成,六月发鬓具生,七月游其魂而能动右手,是男于母左,是女于母右。八月游其魄而能动左手。九月三转身。十月满足,母子分解讫。[[19]]

这段引文也被认为源自《耆婆五脏论》,并被辑录为书。又,此引文亦不是直接来源于吐鲁番本《耆婆五脏论》,可能另有所本,二者论述五脏劳伤等病候的文字亦有出入。就《耆婆五脏论》的内容及成书年代,丹波元胤认为《耆婆五脏论》是唐代或者唐以前的中医著作,该观点被学界普遍接受。李勤璞认为《耆婆五脏论》源自《八分医方要集》或其祖本,以王森《西藏佛教发展史略》中的一句话为据,证据颇显不足。

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十对所引述多种《五脏论》的评价为,“今推究数说之理,如《五脏论》 者,类皆浅鄙不经,往往妄托其名。至于三藏佛书,且语涉怪诞,谩不可考。”可见陈自明并不认同《耆婆五脏论》,只是略备一说而已。无论是《妇人大全良方》还是《医方类聚》中所引《耆婆五脏论》的胎相学说,与《妙闻本集》、《遮罗迦本集》、《迦叶本集》、《八支集要方》中的内容,不能一一吻合,只有少量相同的地方。这说明《耆婆五脏论》并不是印度医书的直接对译,而是摘录或杂抄之类。一方面,这是域外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变化;另一方面,《耆婆五脏论》中夹杂了汉文化的因素。比如,“二月如桃花”。“桃花”这一譬喻意象在印度古籍中鲜见,因为桃子是从汉地传到天竺之物产。印度本土不产桃,桃树也没有古梵语的名字。

3:其对宋明中医典籍的影响

明代妇幼医科较前代发展许多。李勤璞所指出《耆婆五脏论》的影响,见于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、《普济方》 [[20]]、《医方类聚》、《医学入门》、《景岳全书》 [[21]]、《奇效良方》、《明医杂著》等医书。其中,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恐怕有些勉强,此不细论。此外,南宋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、明代《圣济总录》、明代孙一奎《医旨绪馀》卷下[[22]]、清代薛雪《薛氏医案》卷三四,也有《耆婆五脏论》的影响。

《医旨绪馀》卷下,是转引自“《洗冤录》验胎法。……又《五脏论》有称《耆婆》者云:一月如珠露……,十月满足生。”宋慈的《洗冤录》(或称《洗冤集录》)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,成书于南宋理宗淳佑七年(1247)。该书共五卷,其卷二的“妇人”条“附 小儿 并胞胎”中,“按《五脏神论》:‘怀胎一月如白露,二月如桃花,三月男女分,四月形像具,五月筋骨成,六月毛发生,七月动右手,是男于母左;八月动左手,是女于母右,九月三转身,十月满足。”[[23]]其胎相描述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所引《耆婆五脏论》以及《医方类聚》引文基本吻合,表明13世纪前半期这种胎相观已经流行,或许还说明《耆婆五脏论》当时另有《五脏神论》之称。《洗冤集录》引之,乃是中土法医应用域外知识来处理案情之一例。

明代武之望《济阴纲目》王大纶《婴童类萃》、清代吴本立《女科切要》、单南山《胎产指南》等医著中犹有引述此十月胎相文字者,情况略有不同。

4:在疑僞经、目连戏中的影响

李勤璞还指出《耆婆五脏论》影响了托名鸠摩罗什译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,并认为该僞经制作年代应该后于《耆婆五脏论》。以此为线索,还可以在该经系列的《大报父母恩重经》以及《父母恩重胎骨经》中找到十月成胎的内容。而《佛说大报父母恩重经》的意义在于解释了宋明传本《耆婆五脏论》与《医方内聚》诸引文中“九月三转身”的具体内容,诸本语焉不详,此处交代得清楚明白。“孩子在母腹中九个月日,得三回转身。阿难问佛,何名三回转身?世尊答曰:一回转身男左女右。二回转身,两手把母心肝。三回转身,两脚踏娘腰胯。恼得四肢疫痛,百节拘解。”[[24]]

除此三部僞经之外,明代“目连戏”中的“十月怀胎”歌以及蒙古的“目连戏”中,都可见与《耆婆五脏论》相似的内容。明代万历年间(1573-1619年),安徽郑之珍将衆多的目连戏剧本整理成一个定本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(三卷),此本中已有怀胎十月歌,其歌词与新加坡蒲仙业馀剧团所唱的怀胎十月歌基本相同。这说明明代这样的十月怀胎歌在中国已经定型[[25]]。汉文目连戏影响到蒙古,随之“十月怀胎歌”也流传到蒙古草原。蒙古文《目连嘛呢颂》系列的《嘛呢六字真言批注》,也描绘了十月成胎的内容[[26]]。它应该是受汉文“目连戏”的影响,而不是受西藏《四部医典》的影响,因为《四部医典》的蒙文译本也是持“七日一变”的理论。

对疑僞经、目连戏中的胎相观与《耆婆五脏论》的内容异同,参见附表3。

 

(二)、“七日一变”说的影响

1:引述“七日一变”的佛教疏论

历代大藏经中,均收录了汉地佛教僧徒的著述,称之为“中土撰述”,其中包括了对经、律、论三藏所作的疏论。涉及了“七日一变”说的中土疏论,分为两种情况:其一提到引述了《佛说五王经》;其二没有提及所引述的来源。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有四部作品,即唐代大慈恩寺翻经沙门窥基撰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》卷下和《瑜伽师地论略纂》卷一,唐代新罗僧释遁伦集撰《瑜伽论记》卷一、宋元照撰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》中三下。属于第二种情况的有《摩诃止观》卷四(下)、《法华文句记》卷五(中)、《四教义》卷七、《金光明经文句记》卷第四(上)[等。湛然述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》第四之四,详细列举了三十八个七日的胎相变化过程。中土撰述中徵引“七日一变”,多在讨论受阴身、生报、转胎等问题的场合,又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一系的居多。故讨论中古思想史者,不可不注意之。

2:引述“七日一变”的中医典籍

中医的主流妊娠理论是本土与五行理论相结合的十月成胎说。中医典籍中引述“七日一变”的场合,也不如引述《耆婆五脏论》之多。可以说,“七日一变”对中医主流理论的影响不大,但也不是没有留下影响的痕迹。

1)《简易方》、《普济方》、《医方类聚》、《证治准绳》中的引述。一个最明显的实例是明代《普济方》卷一“方脉总论”之“辩男女形生神毓论”,引“七日一变”之说。略引如下:

按藏教,父母及子有相感业,神乃入胎,依地火水风,衆缘和合,渐得生长。一七日如藕根。二七日如稠酪。三七日如鞋蠛。四七日如温石。五七日有风触胎,名曰摄提,两臂、两胫及头五种相现。六七日有风名旋转,两手、两脚四相现。……三十八七日有风名蓝花,能令长舒两臂,转身向下。次有一风名趋下,能令头下足上,以向生门,如是处胎始终。三十有八七日于胎胞中,自然生十一种风,开通整合,使之筋脉、肌骨、机关、空(孔)窍皆得流通,然后得成为人 [[27]]  

《普济方》的这段文字系转录自宋代《简易方》“辨男女形生神毓论”。其中最有特色的要算“一七日如藕根”这一胎相。可见佛典“七日系”的妊娠学说在宋代就已影响中医。《医方类聚》卷221中亦摘录了《简易方》的释氏妊娠学说,乃是义净译《大宝积经》卷五十六“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”的删略之本。

2)《竹林寺女科》。浙江萧山竹林寺女科的始祖是五代的高昙,该女科历代享有声誉。自清初以后,该寺秘方始流向民间。所传《竹林寺女科》云,“妇人受胎在腹,七日一变。辗转相成,各有相生。”所谓“七日一变”就是佛典以七日为度的妊娠学说的反映。但这并不说明竹林寺女科完全依“七日一变”说,因为《竹林女科证治》(卷二“安胎上”之“十月胎形”)等使用了十月系的说法。

3:引述“七日一变”的道教典籍

李勤璞业已指出《三元延寿参赞书》等道书亦参用古印度以七日为周期的妊娠学说。笔者则发现早于《三元延寿参赞书》之前,敦煌出土的《太玄真一本际经》就已经袭用“七日一变”说。《本际经》卷六云:“处在胎胞,婴受苦惚,幽 (暗)迫迮,如在牢狱,七日一变,渐渐增长,神识备足,十月乃生。”[[28]]

  

小结

 

其一,印度本土“生命吠陀”体系主流是“十月成胎”,印度佛教医学多坚持“七日一变”,但这两种理论之间又有联系。

其二,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对中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,虽然其影响并不深入,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医的主流胎相理论。

其三,“十月成胎”与“七日一变”在法医著作《洗冤集录》、道教典籍《本际经》、《三元延寿参赞书》以及疑僞经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、《大报父母恩重经》、《父母恩重胎骨经》、民间戏剧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等之中留下了痕迹,这说明中土知识界对此也有所接受。这种接受在宋代尤其是明代更明显一些。而目连戏中的胎相内容与《耆婆五脏论》大体相同,这说明《耆婆五脏论》在民间有一定的流行性。

其四,吐鲁番《耆婆五脏论》残本与宋明传本《耆婆五脏论》应是同一部着作所保留下来的两个部分。前者附益了中医理论,而后者则主要来源于印度的“生命吠陀”体系的“十月成胎”学说。整部书的成书年代应在唐代或者唐以前。其妊娠学说内容赖《妇女大全良方》、《洗冤集录》以及明代诸医书保存至今。

 

 



[*] 作者特别提醒:本文原刊《国学研究》第十三卷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,第167-216页。原文约4.5万字,繁 排印,且有附表4个。因为版面有限,此为缩略稿。有兴趣者(尤其是需要引用者)请径用原刊稿。



参考文献

[[1]] 杜正胜. 从眉寿到长生 中国古代生命观的转变.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. 1995, 66(2):455.

[[2]] 洪武娌. 藏医妊娠生理及胚胎学初探. 中华医史杂志. 1994, 24(3): 172-174.

[[3]] 杜正胜. 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. 新史学.1995, 6(1): 133.

[[4]] 李勤璞. 藏医妊娠学说的来源. 中华医史杂志. 1995, 25(4): 233.

[[5]] 李勤璞.《耆婆五藏论》妊娠学说的源流. 中华医史杂志. 1997, 27(3): 170-175.

[[6]] 李勤璞.《耆婆五藏论》研究 印中医学关系的一个考察. 文史. 1998, 45: 85-94.

[[7]] 李经纬主编.中外医学交流史. 长沙:湖南教育出版社, 1998: 44.

[[8]] 蔡景峰, 洪武娌.《四部医典》考源. 郑州:大象出版社,1999: 108-113.

[[9]] 李建民.《明译天文书》的妊娠思想. 大陆杂志. 2000, 100(3): 97.

[[10]] Priyavrat SharmaCaraka-Saühità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vol.1Såtrasthàna to Indriyasthàna),Varanasi and Delhi : Chaukhambha OrientaliaThird Edition, 1994: 429-433.

[[11]] Vaidya Asha Ram etc. trans., Vàgbhañas Aùñàïga Saügraha, Vol.2, Delhi: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, 1999:19-21.

[[12]] 李约瑟原着. 柯林·罗南改编.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, . 中华科学文明史(1)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1268.

[[13]] 福永胜美. 佛教医学事典. 东京:雄山阁,1990: 216-221.

[[14]] 叶舒宪, 田大宪.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. 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1998: 138-171.

[[15]] 马继兴.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. 长沙: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2: 781-802.

[[16]] 蔡景峰. 唐以前的中印医学交流. 中国科技史料. 1986, 76: 20.

[[17]] 陈明. 俄藏敦煌文书中的一组吐鲁番医学残卷. 敦煌研究. 2002(3): 100-108.

[[18]] 陈自明. 妇人大全良方. 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742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,1987: 609.

[[19]]〔朝鲜〕金礼蒙.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, 湖州中医院, 点校. 医方类聚. 第一分册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81.

[[20]] 朱橚. 普济方. 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758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,1987: 28.

[[21]] 张介宾. 景岳全书.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778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,1987: 18.

[[22]] 孙一奎. 医旨绪余.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766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,1987.

[[23]] 宋慈. 姜丽蓉, 译注. 洗冤集录. 沈阳:辽 教育出版社,1996109.

[[24]] 牧田谛亮. 疑经研究. 京都: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,临川书店,1976: 52-54.

[[25]] 诹访春雄。“ 胎十月歌”在日本、朝鲜和中国的流传. 民族艺术. 1996(4): 175-188.

[[26]] 陈岗龙. 蒙古民间《目连嘛呢颂》研究. 见: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,东方文学研究中心,编. 东方研究(2001年). 北京:国际文化出版公司,2002352-353.

[[27]] 朱橚. 普济方. 《四库全书》本,第747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,1987:3-4.

[[28]] 万毅.敦煌道教文献《本际经》录文及解说. 见:道家文化研究. 三联书店,1998(13): 446.